台北美食【Set.】簡約北歐風/獨樹一幟的發酵料理((附菜單
店名:Set.
地址: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二段110號
電話:0935 391 095
營業時間:12:00~15:00(週三~週日)/18:00~22:00(週二~週日)
inline訂位連結:Set. | 立即訂位!inline 線上訂位預約

先說這是一篇遲到的食記,放了很久終於才動筆,
本來想說料理不少,寫起來也費時間,所以就一直放著,
但是沒想到放著放著就超過了一年。
這時候拿起當初認真書寫的筆記,
就又會覺得,如果沒有很認真的寫一篇食記,
似乎對不起當初認真記錄的自己。
所以花了大概兩個小時左右又重新的把照片跟筆記重新梳理了一次,
一樣記錄起自己這一次吃Set.的心得。

Set.是一間很常出現在我有追蹤的一位台北美食IG達人版面上的店,
他介紹的店家看起來都很不俗,而且言詞也頗為中肯不浮誇,
所以剛好就趁著某一次來台北的機會,來吃吃看這間聞名已久的Set.。
Set.的店面不大,不過並不會太難認,
從捷運紅線的雙連站走過來不會太久,
只能說,
對於一個遊客或是美食的探險者,台北有著讓人無法不著迷的魔力。

當時去吃的時候,Set.的內場還只有兩個人,
先生是台灣人,而太太則是外國人,兩個人負責撐起這間店。
不過之後從Set.的貼文中也發現,內場也多了其他人手。

Set.走的是發酵路線,
讓人不自覺的想起了Anchovy 鯷魚餐廳,走的也是這樣的發酵風格。
高雄美食【Anchovy 鯷魚餐廳】來自丹麥名店的北歐風發酵料理/口感超特別的風乾紅鰷

菜單
當時在吃的時候似乎是Set.最後一季1700元的菜單,
之後就換成了2380元,然後是如今的2680元。
只能說,
在這個人力跟食材成本都飛漲的時代之中,
餐廳都是且吃且珍惜,早吃早享受,晚吃只會貴。
就如同當初聽到喜相逢的價格2500元的時候嫌貴,如今一個人都要7000元了。

彩椒|娃娃菜|蛋

這個是蔬菜千層,算是開胃小點,中間用上了小黃瓜,櫻桃蘿蔔,娃娃菜,
搭配的醬汁有蛋黃醬跟彩椒醬。
入口之後第一個感覺是Subway,真的很像是迷你版潛艇堡的味道。
當然口感上多了點酥脆,也多了點蔬菜的鮮甜味。

瑞可塔|蜂蜜|核桃

第二道是泡芙,
不過中間擠入的是鹹豆漿,味噌,蜂蜜跟核桃做成的內餡。
口感上是皮脆,而內餡則是滿滿的豆漿香,
如果主廚不說,不容易往鹹豆漿的方向聯想,
但經過主廚一說之後卻是越吃越像。

我覺得Set.的「解菜」還滿精準的,
不太會充滿太多虛幻或是高大上的形容詞,
也不會有太多空泛的理想與過多的需要運用想像力的地方,
而是可以從「解菜」的說詞中更強化的去感受每一道料理。
是一道滿好吃開胃小點,記憶點比前一道強烈很多。

茄子|鷹嘴豆

第三道是炸過的茄子,撒上紅椒粉,搭配的是鷹嘴豆泥。

不過雖然Set.的解菜不會太跳,
但是料理的風格卻是相對的不同於記憶中的新派法餐,
料理相對的新穎,
偶爾會有些不太懂食材跟醬汁搭配的原因。
就如同這道料理一般,你很難用一個標準說它難吃,
畢竟它雖然炸過,但是並不油膩,
調味雖然偏淡,但是也不會索然無味,
只是搭配起來可能對於平常比較少接觸的人來說,有些難懂。

魷魚|蝦|清湯

魷魚跟蝦子有先烤過,呈現一種半生熟的狀態,
之後再沖入魷魚清湯。

整體而言,是很清爽的鮮甜味,湯雖然清澈,但是味道卻並不寡淡,
蝦子吃起來口感軟中帶點脆彈,這一種半生熟的蝦子才會吃到的口感與鮮甜。

大黃瓜|辣椒|九層塔

大黃瓜上頭的是花生醬,中間搭配的是金針菇,
下方紅色的則是辣油,綠色的是九層塔油。

花生醬烤得有點乾,而大黃瓜則是還很多汁,吃的時候要小心燙,
底下的辣椒油不會太辣,反是讓整體吃起來更有麻香。
這道料理的風格也很跳,因為之前在新派法餐之中,很少會出現辣的元素,
而且也滿好吃到整塊大黃瓜直接呈現的料理方式。
跳,但是有趣而且比起前一道好懂。

鯖魚|李子|玫瑰

烤過的台灣青花魚搭配發酵過後切成薄片的李子,
醬汁也是發酵李子去做成的醬汁,搭配一些玫瑰油增添香氣。

入口之後會感覺到發酵李子與青花魚的鹹香,
但是細細咀嚼之後又會有一些回甘的感覺。
而且隨著每一口的咀嚼,青花魚跟著發酵李子的味道融合之後,
會有一種讓人非常熟悉的味道,一開始還讓人想不太起來。

直到最後一片青花魚,才讓人想到,這就是清炒烏魚腱的味道,
炸過的烏魚腱反而味道還沒有這麼像。

這一道是我覺得非常有特色的料理,
發酵的元素在裏頭佔比很高,也是很突顯與呼應Set.牆壁上那些瓶瓶罐罐的料理,
同樣也是我一次在Set.吃到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道菜。
不過我覺得對於平常比較少吃新派法餐的人來說,
這道料理的衝擊力會有些大。
相比於前幾道料理的溫和調味來說,這道菜卻是下重手,
(前一道料理的辣並不會太會強烈,可能會覺得風格跳,但是不會覺得調味重)
而且有點像是直接從慢走柴山變成攻頂玉山的感覺。
入口之後需要細品也需要慢嚼,
才不會讓味道一次性的直接灌入口腔,更可以細細的品味其特殊與美好。

自製麵包|義大利初榨橄欖油

麵包的口感外酥內軟,單吃的口感就不錯,
沾點橄欖油可以增加一些滑順感。

不過如果要說到橄欖油配麵包,
ZEA還是堪稱我目前吃過的翹楚,
四種橄欖油搭配現烤的麵包,非常好吃。
台北美食【ZEA】米其林一星/口感超柔嫩的豬油瑪黛茶低溫泡鰆魚,搭配的百合醬汁搭配麵包超好吃

豬肉|胡椒|香菇

用上的是後腿肉中的老鼠肉,搭配的是胡椒醬汁,底下則是香菇,旁邊是第戎芥末。

豬肉上頭的醬汁是剛剛麵包尾端的兩側烤乾,打成粉末後再拌入奶油。
豬肉吃起來很有彈性,而且也帶點脆度。
肉汁不能算太多,但是不老也不柴,屬於好吃的豬肉料理。

地瓜|羽衣甘藍|巴西里

主餐之後的主食是地瓜麵疙瘩搭配巴西里油跟炸羽衣甘藍。
地瓜麵疙瘩吃起來像是口感比較紮實的地瓜圓,
而炸過的羽衣甘藍有點像是海苔,薄薄脆脆的。
不過這道料理在調味上偏淡許多,
放在剛剛味道偏重的豬排之後,相對的有些無味。

巴薩米可醋|番茄

底下是有點像是冰糕或是雪糕的東西,
吃起來有點像是沒有這麼綿密但是偏冰涼的起司蛋糕,
也有點像是冷凍放的稍微久一些的提拉米蘇。
上頭搭配巴薩米可醋與番茄,有點讓人想起梅子粉配番茄的味道,
吃起來很是清爽的酸甜,是很讓人喜歡的前甜點。

桃子|杏仁|烏龍茶

主甜點用上了水蜜桃薄片,水蜜桃泥,水蜜桃凝膠,烤蜂蜜杏仁以及烏龍茶泡泡。
吃起來是帶點微微茶香與滿滿水蜜桃味的甜點。
軟嫩脆的口感都有,對味蕾的負擔也不會太大,也走一個清爽的路線。

薰衣草|抹茶|可可

底下的是巧克力,上頭撒上了抹茶粉,
中間搭配的是薰衣草甘納許,旁邊還有抹茶茶凍跟焦糖。
薰衣草甘納許聞起來非常的香,
但是在吃的時候要憋氣,因為抹茶粉很容易飄起來,一不小心就會被嗆到。

不過就味道而言,
這個甜點可能是Set.的所有料理中,
最接近大家印象中開胃菜,前菜,主餐或甜點會有的樣子。

玉米|味噌|榛果

內餡是玉米味噌的馬林糖,單吃有點甜,需要搭配最後的東方美人茶一起享用。

東方美人茶
淡雅,順口,好喝。

感想:
Set.是一間有趣的小店,
料理呈現的方式很有自己的風格,很難說跟哪一間餐廳很像。
有些料理會有些跳,組合起來跟熟悉的味道完全不像,
並不是不美味,
而是有些會跳在味蕾中,而有些則是需要更多的歷練才能懂。
能不能中,會帶點運氣,而且也看每個人喜歡的風格,
有可能這一次會喜歡,但是下一次就平凡。
整體而言,我覺得Set.是好吃的,
如果想試試看不同的發酵料理,Set.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不過就不要以傳統法餐或是日系法餐的角度來看Set.,
而是當成一種創新菜,像是很多人笑說米其林不知道怎麼分類就放在創新菜一樣。
我覺得這也沒什麼不好,
畢竟Set.確實走一個自己的風格,也感動著屬於自己的客群。
FB粉絲頁:壽司羊 的 美食旅行
twitter:壽司羊 的 美食旅行
一般留言